金融时报:数字技术显身手 推动担保业务行稳致远

  • 2024年09月04日

金融时报2024年9月4日 本报见习记者 史佳桐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从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了解到,江苏、北京、湖北多地融资担保机构积极行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担保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担保业务行稳致远。

提升效率让担保快速发展

今年8月,山东聊城和滨州的两家担保公司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直担SaaS系统中,完成了与两家银行的银担直联业务。这标志着两家银行的银担直联业务成功迁移至直担SaaS系统,而对接直担SaaS系统后,担保机构可一站式完成业务受理审批、保函出具、放款确认、再担保备案等流程,还能及时获取银行推送的放款详情、还款详情、五级分类等贷后信息。

据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介绍,自银担对接平台上线以来,有效解决了银担合作业务线下交互带来的数据质量差、效率低下等问题。

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除了银担对接的线上直连,一些融资担保公司以及再担保公司通过打造数智平台,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流程的重塑,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顺畅。

比如,北京再担保数智平台整合了企业的工商、税务、水电等多维度数据,利用大数据算法进行风险评估。企业在申请担保时,只需在线提交相关资料,系统就能快速给出评估结果和担保额度建议。以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担保审批流程,现在缩短至几天,大大提高了担保效率,帮助众多中小微企业及时获得融资支持。2023年以来,该担保公司累计为6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超222亿元担保与再担保融资支持。

湖北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因业务发展急需获取融资。湖北省再担保公司得知情况后,推出“再担数产贷”产品,通过数据资产质押,帮助企业获得500万元担保贷款。据介绍,“再担数产贷”不仅实现了湖北新型政银担数据资产融资担保业务的破冰,并且从收集企业资料、完成业务审核到贷款发放仅用时1周左右的时间。

专家表示,优化业务流程是提升担保业务运营效率的关键。数字金融可以提高担保业务的效率,借助数字化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快速获取和分析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数据,减少担保审批的时间和成本,使担保流程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帮助融资担保机构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跨部门协同。

创新产品让担保多元发展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担保产品创新提供了机遇与动力。借助互联网与移动技术,担保机构能够为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群体。

据了解,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对于大部分小微跨境电商企业来说门槛过高。同时,小微跨境电商企业因为自身条件限制,固定资产规模往往较小,因此缺乏足够的抵押物来获取贷款。

上海某银行与担保公司合力打造了“安信融”产品,帮助解决小微跨境电商企业的融资难题。“安信融”产品为生产经营稳定、信用记录良好的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线上化服务,并且通过对跨境商户的交易数据、经营数据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商户的信用状况和风险水平,从而为商户提供信用额度,避免了过度依赖传统的抵押担保方式,降低了商户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数字技术也在担保服务中大显身手。担保公司利用大数据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行为模式,根据行业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定制专门担保产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在辽宁,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在建厂初期,因建立厂房、购买设备和原材料等原因有大量资金需求,资金周转存在问题,加上公司缺乏抵押物,难以从银行获取贷款,导致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难以得到保障。当地担保公司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评估模型,整合企业经营数据,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推出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担保产品,以“知识产权质押”的方式为公司提供1500万元贷款,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及时提供融资支持。

防控风险让担保稳健发展

如何有效、合理防控风险也是担保行业持续探索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上,数字技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数字金融能够更精准地评估风险,从而为担保业务提供更可靠的风险评估依据。

业内人士表示,担保机构批量化产品、小微担保产品快速上量会导致业务合同量随之增加,因此,业务人员及法务人员处理委托保证合同等业务合同的工作量也会日趋繁重。合同人工填制及审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漏和错误无形中增加了法律和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合同内容的合规性审核要求审核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但是新入行的法务人员很难全面掌握法规知识。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这一难题,北京一家担保公司上线了“享核”大模型,总结担保行业中制式合同的审核规则,利用行业垂直语料进行预训练,全面实现标准合同自动审核的功能。目前,该担保公司已与北京辖内多家开展小微业务的银行进行模型训练,并实现了合同100%智能提取,无须人工填充,降低了工作量以及风险。

同时,还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担保权益的数字化登记和管理,确保担保权益的清晰、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降低了担保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陈琳表示,金融科技赋能是融资担保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同时,要加强金融科技队伍建设,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